1997年3月17日,黔南州分行正式成立,作为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,该行始终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主责主业和首要任务,充分发挥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,大力支持粮油购销、“粮”田建设等领域,建行以来,累放粮食收购贷款超过80亿元,持续擦亮了“粮食银行”特色品牌形象。
落实政策,确保资金供应不断档
“1级中籼稻,1.59元每公斤;1级小麦,1.61元每公斤;定购稻谷143公斤,成本206元,成交额249元。”这是记录在1998年老一辈农发人工作笔记上的一组数据
。
图为 1998年老一辈农发行员工工作笔记
“那时我们走的还是石子路和泥巴路,每次查库,从县城到乡镇单程就有100多公里、上百个弯,往返一次需要一整天的时间。”该行直营业务部一直负责粮油贷款工作20多年的老信贷员高健回忆道。
上个世纪九十年代,由于当时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不足导致出现“卖粮难”、“打白条”等问题,粮食收购面临较大困难。为解决粮食收购难题,该行积极落实上级行“购贷销还、库贷挂钩”的封闭运行管理要求,深入购销公司开展对接走访,掌握资金需求情况,并根据“以销定贷、以效定贷”政策,及时足额供应资金,不仅实现了收购资金的良性循环,还消除了困扰各级党政多年的“卖粮难”“打白条”问题。
“当时,农户卖粮是到粮管所进行售卖,实行‘一手交钱,一手交货’,并开具粮食收购码单,农户、粮管所和我们各执一份,以此作为凭证”。“‘钱货两清’的交易模式,让老百姓卖上了‘放心粮’,生产积极性也就提高了,从根本上结束了‘打白条’的历史。”高健这样说道。
据了解,1997年至2004年,该行累放贷款超过19亿元支持地方粮食收购。其中,累放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6.32亿元;累放非保护价粮油收购贷款5.92亿元。
探索创新,拓展服务粮油收储领域
丰收变增收,收购环节是关键。为加强农业基础性地位,实现粮食增产增收,2004年国家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,实行放开市场、直补粮农、最低收购价政策。同时,为防止粮价过低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,国家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启动了最低收购价与临时收储政策。
作为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,该行始终扛牢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,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粮改政策,积极适应小麦、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和大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要求。对粮食收购资金贷款优先办理、优先调查、优先审批、优先投放,及时足额投放各类粮食收购贷款,在帮助购销企业“收好粮”的同时,促进农民卖上了“增收粮”,充分发挥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作用。
“当时信息还不发达,为了能及时掌握购销企业粮食收购情况、库存情况和农户卖粮情况,隔三差五就要往乡镇里跑,走访、调查,记录、拨算盘,核算、对账等成了那些年工作的日常。”龙里县支行负责粮油工作16年的老信贷员王赛媛说道。
据了解,2005年至2015年,该行累放贷款超过50亿元支持地方粮食增储、轮换、购销等。其中,2005年至2011年发放贷款近10亿元,保证了各级储备粮油增储、轮换资金的需要,帮助粮食购销企业搞活经营。2012年,发放首笔仓储设施贷款2000万元,支持粮油储备库建设;发放了全州首笔农业科技贷款270万元,支持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和科技成果转化。2014年,累放“营养餐”粮食收购贷款1.4亿元,支持黔南州7个县域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。
图为 信贷支持的粮食企业水稻种植基地
与时俱进,支持粮食产业链发展
2016年以来,我国启动新一轮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,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粮食收购主体从“一家独唱”迈向多元市场主体“大合唱”。
为提高粮食企业发展效益和竞争力,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粮食收购中的作用,该行积极适应新一轮粮改形势要求,按照“全粮、全链、全行、全力”思路,深入对接涉粮企业等经营主体,科学研判各阶段粮食生产和市场形势,组建专班分片联系,畅通“7×24”小时服务,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,支持粮食企业搞活经营。2016年以来,该行累放贷款超10亿元支持上百家粮食企业经营发展,涵盖粮食储备、购销、龙头加工等各类收购主体,基本覆盖了全辖各县(市),能够满足农民就近售粮需求。
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,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。为了让群众种上“丰收田”,该行立足当地耕地资源稀缺的现状,围绕农村土地这一核心生产要素,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重点领域,因地制宜实施“农地+特色产业”“农地+综合整治”“农地+种业”等模式,大力支持提升耕地供给能力和规模经营等项目。
据了解,2016年以来该行累计审批贷款超60亿元、投放超50亿元,支持独山、长顺、龙里、福泉等土地提质改造项目超40余个,为做好“农地+”文章打下坚实基础,夯实了粮食安全“耕”基。
图为 信贷支持的平塘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
仓禀赋,天下安。未来,聚焦主责主业,积极由“粮”向“食”拓展信贷领域,切实扛牢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重担。
(农发行黔南州分行 张成功供稿)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